读新刊 | 教育家精神内涵解读、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第18期杂志来了
民小编说
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诚挚祝福。他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18期封面主题邀请专家阐释教育家精神的战略意义,解析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并就如何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更多优秀教师进行专业思考。
本期杂志还关注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法治副校长制度、以“教共体”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数学阅读素养……只等您打开杂志,细细品读。
社评
《以教育家精神锤炼强教之师》(顾明远)
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优秀教师致信,充分肯定了广大教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的重要贡献。这是对广大教师的极大鼓励。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到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把优秀教师的品质提高到教育家精神,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需要丰沃的土壤。全社会都要切实尊重教育,尊重教师。我国有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要深入挖掘优秀教师的经验,传播优秀教师的事迹,助力更多教育家和优秀教师的涌现,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教育强国建设大家谈
zhongguogong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张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保证、注入强大活力。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上,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其内涵丰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需要牢牢掌握教育领域意识形态领导权、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党建质量和加强关键领域与薄弱环节党的领导,在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加快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
封面主题
zhongguogong
弘扬教育家精神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本期封面主题邀请专家阐释教育家精神的战略意义,解析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并就如何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更多优秀教师进行专业思考。教育家精神是属于教育家的,也是属于所有教师的。让我们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成尚荣)
今年的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参加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教师代表,并就教育家精神作了精准的凝练和全面、深刻的阐释,对全国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这是新时代的伟大召唤。我们要深入领会,准确把握,积极行动,进一步领悟好、实践好教育家精神的战略意义、丰富内涵及实践要求。
《教育家精神的内涵解析与实践要求》(班建武)
教育家精神集中反映了一代又一代人民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展示出来的坚定信念、崇高人格和专业能力,是我们教育事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被社会各界和广大教师普遍认同的共同价值理念。这既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精神肖像的高度凝练,也是对每一位教育从业者奋斗目标和工作方向的生动引领。深入学习领会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是我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前提。总体而言,我国的教育家精神蕴含着鲜明的国家立场、人格魅力、实践要求、发展活力、情感底色和社会担当。
《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生力量》(程斯辉)
2023年9月9日,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与会教师代表,从六个方面凝练和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精神的力量,他曾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家精神是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内生力量,是建设教育强国所需的一种精神支柱。因此,理解教育家精神、弘扬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研究
《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误区及范式转变》(刘坚、董瑶瑶、刘启蒙)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范式正处于转型关键节点,当下突出存在两大典型误区,一是将“智力超常”“成绩优异”的学生狭隘地等同于创新人才,二是强调中小学创新人才的“层层选拔、集中培养”。对此,应树立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价值观:对于“培养谁”,应坚持创新面向人人,尊重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发展;对于“培养什么”,创新需要责任担当,应重视与创新相关的社会情感因素;对于“怎么培养”,应全面落实因材施教,从“掐尖”逐步转向“普育”,构建能够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培养体系,用“多把尺子”推进评价多元化,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冒尖”渠道。
特别关注
《生态取向教育质量观的实践落地》(张丰)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重要思想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引,也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理论武器。新时代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必须树立生态取向的教育质量观,指导教育的科学发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这一观念实践落地的过程中,我们以结构型质量描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状况,以“健康发展学生”引导提升“生态意义”的结果型质量,以关键指标综合描述的过程型质量引导学校科学提高办学质量。
治理
《哈尔滨新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创新实践》(王媛)
黑龙江省哈尔滨新区启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以来,始终坚持顶层设计,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构建现代化的教育治理体系、高品质的多元育人体系、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和完善的支持保障体系,推动基础教育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精彩目录】
微信编辑|陶玉祥、实习编辑 贾舒婷
推荐阅读
欢迎订阅
①扫码订阅2023年《人民教育》杂志
②关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并设置星标,第一时间获取精彩内容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